人才管理 | 张一鸣:让优秀人才的密度超过业务复杂度的增加 

本篇文章是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2016年在源码资本的一次分享,虽然是前几年,不过管理是有共性的,也是有规律的, 其中的观点和理念仍值得引发思考。

对不同阶段不同行业创业公司需要的业务建议是不一样,所以我想分享一些普适、相对长期的东西。想来想去只有人才,因为人才在公司起的作用是不变的。

最近一篇文章刷遍朋友圈,关于狼和兔子的故事。我起初看的时候觉得挺有道理的,大家都希望团队是一群狼,非常努力的工作。但是仔细想想这里的问题就来了,兔子是哪里来的,难道这一届同学都是兔子了吗,甚至狼和兔之间会不会互相转化?如果兔子多狼少,你是否能换血?是否能把狼和兔子区分出来?

所以不是简单的发泄情绪或者提个期望,而是思考背后的问题。所以公司的人才机制才是最关键的。

关于公司的发展和人才挑战,Netflix有一个著名的《culture & values》ppt中有一个分析,我结合我的观点做一个介绍。

01 业务发展:流程+人才

早期公司的业务应该都不复杂。因为最早公司只做产品、技术,不做市场、PR、媒体合作等等,所以业务很简单,但是公司成长之后业务就越来越复杂,因此要招很多人,人才队伍就稀释了。这时混乱开始出现。怎么办呢?

很多人提议,我们定好流程,写规则,出制度。这是常规的解决思路。重流程之后,在公司做一件事就变慢了——很多大公司都是这样,公司会因为没有创新精神而被淘汰。怎么办?

所以用一幅图来回答这个问题。竖轴是业务复杂度,代表你公司的业务的多样性,公司业务之间需要配合的程度;红线这条是人才的密度,优秀人才的密度;左下角黑线是流程规则。

人才管理 | 张一鸣:让优秀人才的密度超过业务复杂度的增加 

会出现四种结果:

1、公司不要变复杂,保持小且精干的团队。

但这样并没有什么用。一个平台型或者一个大型公司,肯定是要尽可能吸收生产要素,变成一个很强大系统。只有吞吐量大的系统才是好系统,才能创造很大价值。

所以保持复杂度低、团队规模小不是想做大事业的公司的解决办法。

2、比较常见的一种是,公司复杂度提高,把规则也提高,把流程也增加,通过流程增加以防止出乱子、出问题。

这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其实有很大损失。因为从制定规则的部门角度来讲,为了少出问题,肯定让流程和规则越细越好,但这会导致弱化很多最优解的可能。因为我们面对的情况可能是弹性、灵活的。

如果有很多限制,员工就会不想去找最优解。尤其当行业出现重大变化公司不能靠惯性前进的时候,累积的规则流程制度是特别大的问题。

3、还有一种比较糟糕的情况,连流程也没有,就会变得很乱。有流程的公司往往不会说乱,只会说它很慢,很僵化。

4、另外一种方法是,提高人才的密度,增加有大局观、有很好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很全面的人才。

基本上我认为最底下的两个维度是相互平衡的。如果招的人才理解力极差,那么公司的制度就得定得非常详细。但是如果面对一群高素质的人才,就可以让规则定得很简单,简单成少数原则。大家照着原则而不是手把手的规则来配合,甚至只要知道「目标」结合common sense就可以行动。

02 减少规则 :保持灵活性,适应业务发展

这三个维度一般最容易增加的是规则,因为规则总有公司可以参考。一般在行业相对稳定,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规则是OK的,因为规则固化了同事之间的配合方式。但是如果是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行业,规则就产生问题,制约的是灵活性。

所以很多公司后来为什么出问题,是因为公司业务成长起来之后,制定好规则,公司就靠惯性往前进了,但是如果遇到行业突然变化,需要内部做很大的调整的时候,这就成为束缚。

人才管理 | 张一鸣:让优秀人才的密度超过业务复杂度的增加 

我们认为像今日头条所处的行业属于创新性行业,尤其在这几年会面临不断的挑战变化,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减少规则,保持组织的灵活性,适应业务的发展。

03 激励策略 :让优秀人才密度超过业务复杂度

所以,我们认为, 公司成长业务增加,核心的关键是让优秀人才的密度超过业务复杂度的增加。我们公司把这个总结为“ 和优秀的人做有挑战的事”。 有挑战的事其实就是复杂度不断增加的,需要和优秀的人一起做。

人才管理 | 张一鸣:让优秀人才的密度超过业务复杂度的增加 

怎么让人才的密度超过业务的复杂度呢?人才机制主要包括三个要点。

一是回报,包含短期回报、长期回报;

第二是成长,他在这个公司能得到成长,

第三,他在这个公司精神生活很愉快,他干起事来觉得有趣。

怎么样挑到最好的人?你凭什么招到这么好的人?

我主要讲下第一点,也就是除了有趣、成长之外,我觉得核心还是有效的激励策略。

第一,要提供最好的ROI(投资回报率)。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词,人力成本。很多公司把人才当成耗损的成本。尤其比较节约的CEO会想,我很便宜的找到这个人,挺好的。

但其实,如果我们拿美国对比,美国的人力成本特别贵,中国的人才去美国之后,待遇也都会两倍三倍的增加。中国、印度、柬埔寨的人力成本低,但是仍然美国发展的最好。

核心的原因是,美国通过配置优秀的人才有更好的回报,所以 核心关键不是看成本,是看回报和产出

公司的核心就是要通过构建好的配置,配置好的生产要素,让公司有最高的ROI,并且给每个人提供好的ROI,所以 公司的核心竞争是ROI的水平而不是成本水平。只要ROI好,薪酬越多,说明回报越好,这跟投资一样。

所以,我们一直跟HR部门说,我们希望pay top of the market。我们主动要求HR部门至少每年要对市场薪酬做一次定位,保持市场薪酬在业内领先。当然 如果人力成本很高,反过来要求公司必须能把这些人配置好,发挥好,这正是一种进取的姿态。

第二,回报要保持足够高的天花板,任何时候能吸引创造超级价值的顶级人才加入奋斗。

我这一两年在面试时,常有候选人说,今日头条已经发展得比较久了,最好的加入时机错过了。我们觉得很郁闷(不过我自己早期挖人的时候也使用这样的说服策略)。

如果大一点的公司,好的人才都不加入而去选择创业公司,那后续的竞争力就有限了。因为一般早期公司都使用期权制度,给工程师很高比例的期权,但是你后来肯定给不出高的相对比例,因为人多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想期权不是最关键,期权无非是有可能获得超额的回报,有可能财务自由。所以 核心其实是

有没有机会为员工提供超额回报。

有没有让他有机会上一个台阶的回报?所以, 我们认为重点要把激励放到提高年终奖的比例,所以我们跟公司内部说,希望非常突出的人有机会能够拿到100个月的年终奖。这个时候我们要让他知道,任何时候加入今日头条,回报都能非常非常高的,并且平台资源非常好,这要比去创业公司有竞争力 。

我发现一个问题,前置的股票期权核心奖励的不是员工的业务能力,核心是奖励他们的投资能力,一个人的回报基本上取决于他在什么时候加入什么公司,要现金多还是要股票多。

可能业务非常好的人,他可能经济条件不够好,加入的时候要求多现金,后来即便他业务干得非常好,回报也会少很多。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其实非常鼓励创始人

能够把更多的激励放到事后,放到年终, 把更多的激励换成与个人贡献相关、而不是与投资眼光相关。

第三,公平理性按照岗位级别评定和绩效评估确定薪酬。

我们做过统计,发现薪酬和表现相比,经常会出现各种形式的溢价,熟人溢价,新人溢价,资历溢价等等。

所以,头条内部,按岗位级别定月薪,岗位级别代表他在这个专业领域的稳定产出,我们不让业务主管定薪酬,业务主管只定岗位,也不让他参考历史薪酬,不管他上一家公司薪酬是什么样的,不要受影响反而影响岗位级别的评定。HR会根据岗位级别综合当前这个阶段的供求关系,竞争激烈程度给出offer。

我们在年度review的时候,其实是希望当成一个重新面试。这个人如果重新加入,你会给他开一个什么样的offer,以及什么样的一个薪酬。如果一个人你会发特别高级别的offer,你就要考虑给他大幅度增加薪酬,因为他快速成长了。这个应该按业界的创业公司看,如果他在业界能够承担一个创业公司CEO的职责,待遇应该完全不一样。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还比较欠缺,你是否还愿意给他发offer,降级还是辞退?因为公司内部的关系不仅是业务关系,人之间还会产生更多的熟人溢价的因素,希望主管非常理性的来看。

人才管理 | 张一鸣:让优秀人才的密度超过业务复杂度的增加 

我们甚至希望让主管假想一下,如果下属和你说有一个更好的工作辞职了,你是比较轻松可以接受还是非常遗憾。

04 人才输入 :CEO应该是优秀的HR

一个CEO应该是优秀的HR,如果把公司当做一个产品,主要有三种输入,第一个是钱,资金输入;第二个是机会输入,信息输入,业界在发生什么,要有什么改变,这个考察CEO的判断;第三是人才输入。

公司的产出是利润,是服务,是产品,在输入跟输出之间,要取决于输入质量以及对输入的配置。你资金是否有效使用,人才是否有效使用,这部分是管理。输入和管理决定输出,在定了公司业务方向后,输入中最重要的是考虑人才的输入。

最后,除了CEO要做HR之外,HR也要做好HR。行业的现状是HR的门槛低,我觉得,HR不仅是招聘,还是参与公司这个组织管理,协助CEO和业务主管进行招聘和人才的配置。其实要对公司,对组织能力有深入的思考。

我认为,甚至可以说,人力资源其实就是指对人力资源的理解。如果你准确理解你的业务目标,同时衍生出对你岗位的理解,并且你对业界的人才非常理解,其实业界的人才都是你的,因为人才都是流动的。

如果一个公司不能正确理解人才的话,他的人才并不是他的。

经常会出现一个情况,一个人在这个公司表现并没有很好,出去别的公司或者创业获得很大的成功,这就说明他并不是你公司的人才,因为你没有正确理解和使用。

如果给HR提一个很高的标准的话,我觉得要能写出《How Google Works》这样的书,如果HR不能对如何组织,以及如何动员产生效率有理解的话,只是做招聘等事务性的工作,其实离一个优秀的HR还非常远。

以上是我的一些理解,我们公司也在学习努力中,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进步,谢谢大家。

本文经授权由工业管理360发布,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gygl360.com/534.html

《免责申明》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0)
上一篇 2023年9月10日 下午9:56
下一篇 2022年12月5日 下午9:59

相关推荐

  • 会做绩效管理,才是合格的管理干部

    企业因利润而存在,员工因业绩而立足,管理者因为可以帮助下属提高绩效才彰显自身价值。 每一家企业都需要做绩效管理,为什么? 因为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其绩效的持续发展;促进形…

    2022年11月29日
    05580
  • 华为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没有“创新”二字?

    “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中为什么没有“创新”,华为公司对创新的作用怎么定义?如果你还在用穷举法做企业核心价值观,那说明你还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 如果你还在用穷举法做企业核心价值观…

    2022年12月1日
    05600
  • 如何通过调薪矩阵工具,开展薪酬调整工作?附实操案例!

    调薪矩阵确实是薪酬调整工作中的利器。它的作用在于把薪酬调整的原则落实在每一名员工的调整金额上,从而有效防止了薪酬调整中的“大锅饭”问题。  今天详细拆解,并附上实际操作案例给你,记…

    2022年12月4日
    01.0K0
  • 张一鸣:创业要志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

    无论最终结局有多么激动人心,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过程中,根本没有单一明确的行动、宏伟的计划、一劳永逸的创新,也绝对不存在侥幸的突破和从天而降的奇迹。——吉…

    2022年12月1日
    07580
  • 亚马逊数百名HR被裁,AI面试官登场!

    作 者|覃为  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在上个月中旬承认了新一轮的裁员动作。 此次裁员总人数约为1万人,主要集中在设备、零售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具体时间会根据不同团队的情况…

    2022年12月8日
    05790
  • 针对经理的4种教练策略

    什么是好的管理者?虽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但谷歌发现,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是高层管理人员必备的技能。但教练并不是管理者与生俱来的能力,这是一系列技能——从积极倾听到提问——需要付诸于日…

    2022年11月30日
    06760
  • 找到了对的人,连空气都是对的

    前段时间,我的直播间邀请到崔璀老师。 她是优势星球发起人、Momself创始人,《职场晋升101》等畅销书的作者。 她擅长从职场人各种长期痛点入手,教你从思维到行为,一步步做成事。…

    2022年12月16日
    09580
  • 生产一线工人的绩效管理

    生产一线工人一般都是生产型企业中的人数占比较大的群体,他们的绩效管理有自身的独特性。一、生产工人的特点生产一线工人的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1. 工作的复杂程度差异较大从生产的产品的角…

    2022年11月23日
    01.2K0
  • 必不可少的绩效系统构件,一概念四原则和两大方法

    相信大多数公司,都在推行绩效管理,可能有一部分只能称之为绩效考核罢了。考核不等于管理,考核只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反馈也是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 某一次我在讲授《绩效管理》的课程,在课…

    2022年11月29日
    06110
  • 什么是绩效考核校准?

    绩效评估可以激励员工,通过有用的反馈推动发展,改善经理与员工的关系,并奖励辛勤工作。但是,不公平的偏见和不一致的评级会使员工感到沮丧并使某些人处于不利地位。 校准是一个旨在使评估在…

    2022年11月29日
    0451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